
沁阳碳素:双轮驱动,创新突围,铸就河南碳素行业领军者
编辑:2025-07-03 18:56:00
编者按:
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,也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“金钥匙”。企业是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支柱,是技术的重要创造者、使用者和推广者,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。
2月24日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上,市委书记郭新杰与企业家共商科技创新之道、共谋高质量发展之策,强调企业要聚焦“抓创新、强工业、兴产业”,以“敢为天下先”的魄力、“一张蓝图绘到底”的定力、“众人拾柴火焰高”的合力,积极投身到科技创新实践中去,共同开创我市高质量发展新局面。
从今天起,沁阳市融媒体中心将特别推出《高质量发展企业行》系列报道,走进企业、工厂、实验室一线,在调研中见证火热发展现场,在实地对话中展望光明前景,生动展现沁阳企业敢闯敢拼、干在实处、勇立潮头的奋进姿态,着力营造尊重知识、尊重人才、支持创新、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,为我市坚持“五个当示范走在前”,在现代化焦作建设中争当排头兵、作出新贡献提供强大支撑。
在太行山下,一家深耕碳素领域近30年的企业,它以“创新”为笔、“绿色”为墨,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。今天的《高质量发展企业行》,一起走进沁阳市碳素有限公司。
敢闯敢干:锐意开拓,勇攀发展“新”高度
沁阳市碳素有限公司从一家地方冶炼厂,到如今河南碳素行业的领军者;从传统冶炼厂,到智能化、绿色化标杆企业;从区域深耕到产品远销全国,沁阳碳素的崛起之路写满了“敢”的基因。
面对行业高耗能、高污染的桎梏,他们“打破常规 敢为人先”——砸重金引入全自动煅烧系统,用数据算法替代经验主义;在碳素行业低谷期逆势布局预焙阳极市场,啃下“卡脖子”技术;以环保倒逼转型,建成豫北首条零排放焙烧产线,将“黑产业”刷出“绿底色”。近30年风雨,敢闯技术无人区、敢拓产业新边疆、敢扛转型阵痛,沁阳碳素以“硬核”实力证明:唯破局者,方能领跑时代。
“今年我们开工后,订单量很充裕,3条生产线都在满负荷生产,每月的阳极碳块产量可以达到25000吨。截至目前,一季度已生产76000吨,预计全年可完成30万吨阳极碳块生产目标。”沁阳市碳素有限公司常务副总张建成说。
沁阳市碳素有限公司是沁阳市都氏集团旗下子公司,始建于1996年,位于沁阳市产业集聚区都氏工业园区,占地面积15.56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2.68万平方米。2022年开工建设沁阳碳素二期项目,车间为全流程智能化作业车间,建设项目包括煅烧、成型、焙烧、热电等车间,于2023年4月1日已实现全线投产,30万吨煅后焦产能搭配全流程智能化系统,不仅将能耗降低20%,创造了10亿元年经济效益,更以智能控制系统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稳定性。
科技创新:智能化赋能,打造行业“智”高点
走进沁阳碳素二期项目车间,煅烧、成型、焙烧等工序全流程智能化作业的场景令人震撼。机械臂精准投料煅烧,全自动成型机*抽真空压制坯体,智能温控系统实时调节焙烧参数,多功能天车吊装出炉,中央控制屏同步监测全产线数据,大幅减少人工成本,使整个生产流程通过数据互联实现零延迟协同。
沁阳市碳素有限公司常务副总张建成介绍说:“2023年投产的二期项目,总投资3.5亿元,采用国内**的预焙阳极生产技术,其中成型车间采用**的抽真空阳极生产,使阳极生块体积密度和强度有了明显提升,产品合格率达到100%。焙烧车间采用多功能天车吸布料和装出炉技术,使车间实现了全流程智能化作业,大幅减少人工成本。”
沁阳碳素致力于煅后焦、生块、阳极碳块的生产与研究,目前已经实现自主开发与“借力”开发双轨并进的研发模式,一方面,与郑州轻金属研究院深度合作,借力外部技术资源;另一方面自建质量监控检测研发中心,近三年累计投入研发资金超亿元,成功攻克预焙阳极强度与导电率协同提升难题,产品竞争力跃居行业前列,沁阳碳素已经成为河南地区碳素龙头企业。
绿色转型:新技术突围,锚定双碳“绿”航标
在沁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:“严格落实双碳要求,加快行业绿色转型升级。”将“双碳”政策融入企业战略发展和生产经营过程,是企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、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路径。沁阳碳素锚定国家“双碳”战略,以绿色技术研发和能源结构转型为抓手,推动传统生产模式向低碳化升级。
在环保方面,沁阳碳素率先锚定绿色智造,投资5000万元打造行业领先的环保设施,实现超低排放。沁阳市碳素有限公司常务副总刘小产说:“我们现在通过对烟气净化系统进行升级改造,在已经达到超低排放的基础上,污染物总量再降低15%,达到国内领先水平。”
“在能源再利用领域,通过余热发电与蒸汽循环利用技术,可年产蒸汽25万吨,年利润超3000万元,每小时可发电1800千瓦时,全年可创造1000万元的经济价值,真正实现节能降碳。”刘小产说。
按照都氏集团推进“热电联产,发展循环经济,完善产业链条,实现降耗增效的战略布局”,目前利用沁阳碳素的余热,联盛电力的热电,作为造纸企业的热源和电能,已经形成热、电、纸、浆、纸品包装一条龙产业链,让传统高耗能生产向低碳化转型。
从地方小厂到行业龙头,沁阳碳素以创新为翼、以责任为锚,在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破浪前行。科技创新是一场没有终点的“马拉松”,需要持之以恒、久久为功,沁阳碳素正以“追求卓越、创新超越”的进取精神,立足本职岗位,奋力拼搏,以实干创造未来,以奋斗成就梦想!
“未来,沁阳碳素将继续坚持科技创新,加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框架,分解为技术升级、设备迭代、管理创新等子任务,同时,融入国家“双碳”战略,通过绿色技术研发和能源结构转型,推动传统高耗能生产模式向低碳化升级,发展清洁能源技术,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率,降低单位产品的碳排放强度,为沁阳市高质量发展贡献都氏力量。”都氏集团总经理都林涛表示。
(来源链接: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836316485249324431&wfr=spider&for=pc)

服务热线:0359-5668082
文章详情 DETAILS
文章详情 DETAILS
沁阳碳素:双轮驱动,创新突围,铸就河南碳素行业领军者
编辑:2025-07-03 18:56:00
编者按:
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,也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“金钥匙”。企业是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支柱,是技术的重要创造者、使用者和推广者,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。
2月24日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上,市委书记郭新杰与企业家共商科技创新之道、共谋高质量发展之策,强调企业要聚焦“抓创新、强工业、兴产业”,以“敢为天下先”的魄力、“一张蓝图绘到底”的定力、“众人拾柴火焰高”的合力,积极投身到科技创新实践中去,共同开创我市高质量发展新局面。
从今天起,沁阳市融媒体中心将特别推出《高质量发展企业行》系列报道,走进企业、工厂、实验室一线,在调研中见证火热发展现场,在实地对话中展望光明前景,生动展现沁阳企业敢闯敢拼、干在实处、勇立潮头的奋进姿态,着力营造尊重知识、尊重人才、支持创新、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,为我市坚持“五个当示范走在前”,在现代化焦作建设中争当排头兵、作出新贡献提供强大支撑。
在太行山下,一家深耕碳素领域近30年的企业,它以“创新”为笔、“绿色”为墨,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。今天的《高质量发展企业行》,一起走进沁阳市碳素有限公司。
敢闯敢干:锐意开拓,勇攀发展“新”高度
沁阳市碳素有限公司从一家地方冶炼厂,到如今河南碳素行业的领军者;从传统冶炼厂,到智能化、绿色化标杆企业;从区域深耕到产品远销全国,沁阳碳素的崛起之路写满了“敢”的基因。
面对行业高耗能、高污染的桎梏,他们“打破常规 敢为人先”——砸重金引入全自动煅烧系统,用数据算法替代经验主义;在碳素行业低谷期逆势布局预焙阳极市场,啃下“卡脖子”技术;以环保倒逼转型,建成豫北首条零排放焙烧产线,将“黑产业”刷出“绿底色”。近30年风雨,敢闯技术无人区、敢拓产业新边疆、敢扛转型阵痛,沁阳碳素以“硬核”实力证明:唯破局者,方能领跑时代。
“今年我们开工后,订单量很充裕,3条生产线都在满负荷生产,每月的阳极碳块产量可以达到25000吨。截至目前,一季度已生产76000吨,预计全年可完成30万吨阳极碳块生产目标。”沁阳市碳素有限公司常务副总张建成说。
沁阳市碳素有限公司是沁阳市都氏集团旗下子公司,始建于1996年,位于沁阳市产业集聚区都氏工业园区,占地面积15.56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2.68万平方米。2022年开工建设沁阳碳素二期项目,车间为全流程智能化作业车间,建设项目包括煅烧、成型、焙烧、热电等车间,于2023年4月1日已实现全线投产,30万吨煅后焦产能搭配全流程智能化系统,不仅将能耗降低20%,创造了10亿元年经济效益,更以智能控制系统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稳定性。
科技创新:智能化赋能,打造行业“智”高点
走进沁阳碳素二期项目车间,煅烧、成型、焙烧等工序全流程智能化作业的场景令人震撼。机械臂精准投料煅烧,全自动成型机*抽真空压制坯体,智能温控系统实时调节焙烧参数,多功能天车吊装出炉,中央控制屏同步监测全产线数据,大幅减少人工成本,使整个生产流程通过数据互联实现零延迟协同。
沁阳市碳素有限公司常务副总张建成介绍说:“2023年投产的二期项目,总投资3.5亿元,采用国内**的预焙阳极生产技术,其中成型车间采用**的抽真空阳极生产,使阳极生块体积密度和强度有了明显提升,产品合格率达到100%。焙烧车间采用多功能天车吸布料和装出炉技术,使车间实现了全流程智能化作业,大幅减少人工成本。”
沁阳碳素致力于煅后焦、生块、阳极碳块的生产与研究,目前已经实现自主开发与“借力”开发双轨并进的研发模式,一方面,与郑州轻金属研究院深度合作,借力外部技术资源;另一方面自建质量监控检测研发中心,近三年累计投入研发资金超亿元,成功攻克预焙阳极强度与导电率协同提升难题,产品竞争力跃居行业前列,沁阳碳素已经成为河南地区碳素龙头企业。
绿色转型:新技术突围,锚定双碳“绿”航标
在沁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:“严格落实双碳要求,加快行业绿色转型升级。”将“双碳”政策融入企业战略发展和生产经营过程,是企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、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路径。沁阳碳素锚定国家“双碳”战略,以绿色技术研发和能源结构转型为抓手,推动传统生产模式向低碳化升级。
在环保方面,沁阳碳素率先锚定绿色智造,投资5000万元打造行业领先的环保设施,实现超低排放。沁阳市碳素有限公司常务副总刘小产说:“我们现在通过对烟气净化系统进行升级改造,在已经达到超低排放的基础上,污染物总量再降低15%,达到国内领先水平。”
“在能源再利用领域,通过余热发电与蒸汽循环利用技术,可年产蒸汽25万吨,年利润超3000万元,每小时可发电1800千瓦时,全年可创造1000万元的经济价值,真正实现节能降碳。”刘小产说。
按照都氏集团推进“热电联产,发展循环经济,完善产业链条,实现降耗增效的战略布局”,目前利用沁阳碳素的余热,联盛电力的热电,作为造纸企业的热源和电能,已经形成热、电、纸、浆、纸品包装一条龙产业链,让传统高耗能生产向低碳化转型。
从地方小厂到行业龙头,沁阳碳素以创新为翼、以责任为锚,在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破浪前行。科技创新是一场没有终点的“马拉松”,需要持之以恒、久久为功,沁阳碳素正以“追求卓越、创新超越”的进取精神,立足本职岗位,奋力拼搏,以实干创造未来,以奋斗成就梦想!
“未来,沁阳碳素将继续坚持科技创新,加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框架,分解为技术升级、设备迭代、管理创新等子任务,同时,融入国家“双碳”战略,通过绿色技术研发和能源结构转型,推动传统高耗能生产模式向低碳化升级,发展清洁能源技术,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率,降低单位产品的碳排放强度,为沁阳市高质量发展贡献都氏力量。”都氏集团总经理都林涛表示。
(来源链接: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836316485249324431&wfr=spider&for=pc)
版权所有:山西北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备案号:晋ICP备2022006699号-1